明确了!广东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要完成这6项硬指标
8月3日,广东省民政厅印发《广东省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十四五”期间,现有公墓中新开发墓区和新建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100%,到 2025年,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省殡葬事业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殡葬服务充分发展,基本服务更有保障,选择性服务更加丰富,殡葬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覆盖率、节地生态安葬率显著提升;殡葬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乡发展水平、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殡葬综合监管有力有效,殡葬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殡葬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全面普及,现代文明殡葬新风尚逐渐形成。
到2025年,全省殡葬服务充分发展,基本服务更有保障
制定5大任务15小项
《规划》明确,广东要完成6项硬指标,即殡葬基本服务免费由政府提供政策惠及非广东省户籍人口市级行政区域覆盖率100%;节地生态安葬率70%;殡仪馆火化机尾气排放达标率100%;地级以上市殡仪馆被认定为省级殡仪馆比例100%;全省殡仪馆全面开展等级创建工作,到2025年,全省殡仪馆被认定为省级殡仪馆比例50%;县级城乡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覆盖率100%。
同时,《规划》提出了构建惠民殡葬、构建绿色殡葬、构建文明殡葬、构建法治殡葬、构建智慧殡葬等5大主要任务。具体包括完善殡葬基本服务保障制度;完善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殡仪馆规范管理;加强殡葬领域环境保护;实施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深化丧葬习俗改革;促进殡葬服务多元化;加强殡葬管理制度建设;健全殡葬监管执法体制;加强殡葬问题综合治理;加快“互联网+殡葬服务”进程;加快“物联网+殡葬服务”进程;加快“新科技+殡葬服务”进程等15项。
大力构建文明殡葬
另外,全省推广多部门一站式联办遗体处理、户籍注销、火化证明开具、社保发放停止、医疗保险支取、银行账户注销、不动产权变更等“身后事”的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加快殡仪馆升级改造,推行在镇村或结合实际分片建设殡仪服务站(点),为群众提供安全文明简约的治丧场所。
在构建文明殡葬方面,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个镇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村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立完善以殡葬服务机构(殡仪馆、公墓、骨灰堂)为支撑、镇村殡仪服务站(点)为补充,与区域人口数量相适应的殡葬公共服务网络,满足人民群众殡葬基本服务需求;全面加强殡仪馆火化机尾气排放治理,大力推动殡仪馆火化机“油改气”;大力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在人口密集区推行以楼、廊、堂、塔、墙等形式存放骨灰的立体安葬方式。推广使用可降解安葬(放)用品或者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不设硬质墓穴和墓碑。
同时,完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不断提高奖补标准;按照绿化、美化、亮化、文化要求,实行墓位节地化、墓碑小型化、墓区园林化,新建公益性公墓和现有公益性公墓新建墓位(穴)全面推广使用卧碑。探索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骨灰安葬(放)设施等。
相关资讯
十三五广州发展生态殡葬规划 三大方向一览 广州殡葬服务 殡仪服务
昨日,广州市召开了2016年广州市殡葬工作暨清明总结会。 会议通报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殡葬事业发展目标考核结果,总结了广州市“十二五”期间殡葬工作和2016年清明工作,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和今年的殡葬工作任务。广州市副市长黎明等参加了会议。各区政府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通过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参加了会议。
“互联网+”助力殡葬业年度盛会,3D产品吸睛获关注“广州市祥隆殡葬礼仪服务一条龙”
2015年11月11-13日,广州市殡葬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上殡协)“殡葬代理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复训)” 在广州酒家举行。其中136家一条龙代理服务单位,1228名从业人员参与了本次培训。与往年不同的是,“互联网+殡葬”电商也加入到今年的会议中来,展现“互联网+殡葬业”的发展优势,让殡葬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焕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近年来,墓园大力宣传文明祭扫,鼓励群众支持“生态清明”。如今,鲜花拜祭、家庭追思会等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园内鲜花拜祭区使用率明显提高,绿色出行理念也逐渐流行。为进一步提倡绿色拜祭的环保理念,今年墓园创新开展“亲情寄语”活动,在拜祭广场树立展板,以展板作冠,寄语作叶,让人们一起“栽种”许愿树,缅怀先人。茂密翠绿的“生命之树”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中茁壮成长。